14寸轻薄巅峰 同方U49F打造超极本时尚新坐标

  • 来源: 驱动中国 文:itcom   2012-12-27/14:01
  • 2012年,超极本市场一片火热,众多IT厂商携旗下超极本产品加入市场竞争,但是真正能做出特色的却凤毛麟角。同方电脑最近推出的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因其极致纤薄的身材、时尚个性的外观、强劲的性能以及优秀的使用体验让人眼前一亮。针对个性时尚的消费人群,彻底改变超极本市场同质化的现状,打造超极本的时尚新坐标。

    轻薄新坐标

    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是一款14寸时尚超极本,当它伴随着你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感觉,这不是一台超极本,而好像是一本书。同方U49F挑战了14寸超极本的轻薄巅峰,16.65毫米的厚度,创造了14寸产品的纤薄新纪录!这样完美的身材,就算与众多13寸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如此极致纤薄的身材,来源于完美的设计。U49F采用3.1毫米的超薄屏幕,业界仅有两家使用。通过采用全金属材质的外壳,在增强抗压强度的同时,减少了机身厚度。并且采用了高品质的板载内存设计及全固态硬盘的等高端配置,即保证了迅疾的使用体验也减少了机身的厚度。同时,整机重量仅1.3千克,搭配仅重247克的小型电源适配器,在重量控制方面,表现依然优异。如此轻薄的身材,甚至不如一本杂志的厚度与重量,随意装在包包中,移动办公,应对自如。

    14寸轻薄巅峰 同方U49F打造超极本时尚新坐标

      外观新坐标

    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采用了全金属机身,顶盖与机身底部运用了均匀细致的金属拉丝工艺,漆面柔和,颜色纯正,散发着柔和而不张扬的金属气息,质感十足。在外观颜色的选择上,脱离了以往传统的以银色为主的冰冷用色,采用全新的波隆尼橙色外观,给人活力与动感的视觉冲击。外部以橙金色为主、雅黑点缀,内部则以雅黑为主,橙金色点缀,整机风格时尚但不张扬,同时搭配四周的黑色边线作为过渡,打造强烈的科技感与时尚感的完美融合,橙色的潮流风范与内心的时尚脉络瞬间共振。

      性能新坐标

    对于超极本来说,不仅要有型,更要有强大的性能,这才能够彰显实力。作为同方超极本家族的全新产品,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独具一格,配置性能也是全面升级。她搭载第三代英特尔酷睿i5 双核处理器,拥有22纳米制作工艺,提高性能的同时,实现更低的功耗,大大延长电脑的续航时间。配备了4GB DDR3-1333高速板载内存,响应速度是传统笔记本的两倍以上。由于板载内存是将内存颗粒直接集成在主板上,因此信号延迟可忽略,更避免了传统的可插拔内存潜在的接插不良、长期氧化导致的内存功能不稳定等问题。她采用128G SSD硬盘,在读写速度方面可提供550MB/s的读速度和150MB/s的写速度,相当于传统机械硬盘的7倍。而且具有远高于传统机械硬盘的抗震抗摔能力。如此完美的配置,性能当然强劲,7秒之内开机,2秒唤醒,这就是同方U49F在性能上的完美答卷。不仅在商务办公领域表现强劲,更可以轻松解决日常影音娱乐需求。

    14寸轻薄巅峰 同方U49F打造超极本时尚新坐标

      体验新坐标

    同时,在超极本最大的诟病之一散热问题方面,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独创的“呼吸式”散热结构让她在工作时的温度可以低于人体体温,她的散热出风口位置设计在机身的后部下侧,别具匠心的弧面出风口设计,使稍稍上翘的机身尾部既不影响风道的散热效果,又避免直接接触到物体表面,保证了用户的实际体验感受。前进风的无遮挡设计大大增加了笔记本的散热效能,使笔记本更加安静。交互区域无论掌托还是键盘的位置,最高温度仅为36.7摄氏度,低于人体体温,不会给使用者造成不适。经过这种精密的设计,在25摄氏度运行的状态下,同方U49F的噪音水平只有32dBA,即便是深夜使用,也不会因为噪音影响到别人。

    14寸轻薄巅峰 同方U49F打造超极本时尚新坐标

    头顶“14寸最薄超极本”光环诞生的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以她极致纤薄的身材,个性时尚的外观,无比强大的性能以及优异的使用体验感受,完美的诠释了个性时尚超极本的含义,打造了超极本的时尚新坐标!

    了解最全面的同方耀系列U49F超极本信息请点击同方官网:

    http://www.tongfangpc.com/products/fengruiu49fxl/index.html

    原文地址:http://ultrabook.zol.com.cn/342/3426397.html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