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商用超极本能否与Win 8碰出火花?

  • 来源: qudong   2012-11-15/15:44
  • 畅想:商用超极本能否与Win 8碰出火花?

    商用计算领域在2012年发生了两件让人瞩目的大事件:其一是专门为商用环境特点量身打造的商用超极本的诞生。除了具备极强便携、极劲性能、极快响应和极长续航这些优点外,伴随着博锐和通锐技术的引入,商用超极本在智能管理性上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可谓商用计算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其二便是微软发布了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这个备受期待的操作系统为触控而生,并因此彻底改变我们熟悉的Windows的面貌,同样是巨大的变革和颠覆。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就曾经提到,微软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日子,分别是微软公司的创立、Windows 95的发布以及Windows 8的推出,足可见微软对Windows 8的期望。

    那么,当备受瞩目的商用超极本与同样具有革命意味的Windows 8相碰撞时,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不妨大胆畅想一下。

    快速响应(火花强度,十级)

    传统PC无论是启动还是响应都慢如蜗牛,用户体验因此并不理想。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商用超极本和Windows 8都强调了快速启动系统和快速进入应用。极其快捷是商用超极本的一大杀手锏,有了该技术的支持,超极本只需要几秒即可从休眠状态唤醒;不仅如此,超极本在唤醒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网络连接和状态同步,真正实现了传说中的即开即用。而Windows 8加入的Hybrid Boot功能则大幅提升了系统的启动速度,对于超极本来说无疑是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两者的联手使得超极本无论是系统启动还是进入应用时都有很好的表现,自然会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增加的平板体验(火花强度,九级)

    凭借多点触屏提供的良好用户体验和高交互特性,平板从问世伊始就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超极本和Windows 8也顺应潮流,对操作进行了不约而同的优化。二合一的超极本将PC和平板形态集于一身,通过可变形的触屏设计在多种形态之间自由来回切换。Windows 8则提供了两种操作界面,Metro界面专门为触屏操作而生,也是Windows 8最大的创新;当然,作为PC多年来最好的搭档,传统界面也同样得到保留。将PC和平板形态合二为一的超极本与同时为两种具备两种使用模式的Windows 8完美配合,实现了“按需计算”,也提升了用户体验,从而体现了“IT由我更轻松”的精髓。

    极长续航(火花强度,八级)

    伴随着移动计算的兴起,每一次Windows的更新都会在节能和电源管理上有所进步。Windows 8当然不例外,它采用了新的类似智能手机的电源模式,当不使用时也无需关机,而是进入一种低功耗的运行状态。这种新的连通待命(Connected Standby)状态可以实现一些连通场景,比如即时更新邮件或者社区,而且对电池续航时间不会产生什么影响。Windows 8的节能特性对于原本就具有超长待机能力的超极本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在这种支撑下,超极本不接电的工作时间可以达到8小时,待机状态下可以坚持15天,同时还可以实时查收邮件及社区更新。极长续航、PC、平板二合一加上Win8,可谓是“极简随性”的典范。

    极劲性能(火花强度,七级)

    本次Windows 8比较令人关注的看点之一便是微软将Windows 8分为了Windows RT和标准版Windows 8两个版本。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所支持的处理器上,前者只能支持性能有限的处理器,很多功能不得不因此而精简,更像是简化版的Windows 8。超极本?当然是搭配功能完整的标准版Windows 8了,毕竟超极本搭载的是性能强劲的酷睿智能处理器不是,而且这也是“IT由我更轻松”的基础。

    极易管理(火花强度,六级)

    随着业界对于安全和管理问题愈发重视,相关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丰富。事实上,每一代Windows的安全性和管理性也在不断提升。不过,单纯的软件方案远谈不上保险,毕竟软件始终都有被破解的可能。商用超极本搭载了具有博锐和通锐技术的酷睿智能处理器,也是目前唯一具备硬件安全管理能力的客户端,带来更底层保障。而加之其的天然优势远程管理以及内建IT等功能,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超极本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商用超极本和Windows 8能够擦出这么多的火花,看来还是很有“感觉”的嘛。毋庸置疑,“合二为一”的商用超极本和Windows 8的结合将为商用计算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管理安全性,也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商用计算也将真正实现“IT由我更轻松”的美好愿景。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