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秒杀iPad?新Galaxy Note 10.1正式公布

  • 来源: 威锋网 作者: 陈晨   2012-08-07/08:16
  •  

     

    来自三星官方消息,今天(8月6日星期一),今年初MWC 2012移动世界大会上首次亮相的Galaxy Note 10.1经过回炉改造后,终于正式再次正式发布了!

    经过漫长的修改再修改,三星为这款“NEW iPad杀手”带来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变化。首先外观经过重新设计,重597g,仅8.9mm厚,确保不与iPad相似,尤其是银色塑料的包边和正面两侧的扬声器孔,据称所用塑料材质与Galaxy S III相同,并且还集成了S Pen触控笔专属插槽,用三星的话来说,深度集成可让整个设备和系统更容易使用。

    新Galaxy Note 10.1最特别的改进之处在于,升级了此前远逊于苹果新iPad的硬件规格,原版中1.4GHz双核处理器已更改为三星自家四核心Exynos处理器,与Galaxy S III同为Exynos 4412,主频1.4GHz,集成Mali-400 GPU,内置强大的2GB RAM。除了以上主要改进之外,其他规格依旧和原版差不多,正面配备了一块10.1英寸的PLS TFT触摸屏幕,分辨率依然为WXGA级别(1280x800像素),像素密度为149ppi。

     

    另外,Galaxy Note 10.1平板还配备了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和190万像素的摄像头,内置储存分为16GB、32GB、64GB,三个版本都可以通过microSD卡扩展储存容量,标配高达7000mAh电池。三星表示,Galaxy Note 10.1国际版分为WiFi、WiFi+3G、WiFi+LTE三个版本,WiFi+4G LTE版本则在今年年底发布。

    有外媒从欧洲零售商了解到,WiFi版Galaxy Note 10.1的报价为479欧元,约合人民币3772元,3G+WiFi版售价599欧元,约合人民币4730元,4G LTE版售价未知,目前该平板已经在韩国、德国、英国以及美国开始提供预定或购买服务,8月9日登陆香港,8月15日在美国正式亮相,预计本月将陆续在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上市。

    下面是官方宣传视频《Note,The new way》:

     

    从上面视频来看,三星依然重点加强了此前宣传中iPad不具备的软件功能,包括iPad不具备的“同时运行两个应用程序(side-by-side App)”以及“一系列S-pen独家手写应用”。三星声称,新Galaxy Note 10.1旨在简化用户对突发想法的收集、信息的获取,支持多窗口任务,带来更简易和更快速的用户体验,让用户自然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星移动部门总裁JK Shin表示:“历史已经证明,人们以最个性化和最自然的方式记笔记、及时记录灵感或想法、素描时,最富有创造性和成效。Galaxy Note 10.1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功能,帮助人们创作、创新和自定义交流。”

    根据三星描述,Galaxy Note 10.1一些独具特色的功能包括真正的多窗口化多任务(多屏模式Multi-Tasking with Multiscreen)和惊人的S Pen & S Note体验,充分利用超大10.1英寸屏幕,提供多个 S Note 模板和丰富实用的工具,比如Shape Match(可自动对齐图形)、Formula Match(可自动计算方程式),还有教育应用Learning Hub(学习圈),以及实力应用套件Adobe premium creative Photoshop Touch。

     

    其中多屏多任务功能支持用户轻松地分屏使用两个不同的应用,支持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功能和应用,比如网页浏览、视频或者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半屏一边看视频一边在另一半屏幕记录感想,也支持在第一半屏随时自由截图,并将图片粘贴到第二屏幕上,完全支持窗口之间的拖放功能,甚至键盘也能调整只显示在一个半屏。三星称,真正的多屏多任务将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和享受,提高创造力、效率和生产力。

    另一个亮点自然是先进的6.5mm手写笔S Pen和一些列个性化的 S Note应用。毫无疑问,S Note将是Galaxy Note 10.1的精髓所在,三星特别提供大量可随时使用的模板,并且支持笔记、草图和数字内容自动结合,支持自动正确识别数字化的几何形状和数字公式,集成及时搜索功能,随时搜索获取使用信息充实内容,而专业的Adobe Photoshop触屏应用则提供易用且专业的照片编辑功能。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