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双立体随身影院 微星3D笔记本FR600简析

  • 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陈晨   2010-10-27/08:53
  • 近日,微星科技再推力作FR600 3D立体影音笔记本电脑,内建先进3D影像技术,戴上3D立体眼镜,不管是玩游戏、欣赏电影或是观看相簿,呈现在你眼前的都将是全新的立体世界,加上专业的THX TruStudio Pro智能型环绕音效——msi FR660 3D为你打造不一样的影音双立体随身影院。

    偏光式3D影像技术:透过圆偏光镜原理,可将光线分成顺时针与逆时针两种偏转方向,形成立体真实的3D影像。通过采用这种技术,FR600 3D拥有全方位的3种影像模式,除了让原3D影像呈现出真实饱满的立体视觉效果外,还可以让一般2D影像与照片,转换为3D;当进行一般字处理时,则可选择常规的平面2D影像显示效果,充分满足3D影音娱乐与2D一般文书处理的作业需求。

    THX智能型环绕声效:msi微星科技与国际知名音效技术大厂Creative倾力合作, 为FR600 3D搭载专业剧院才能拥有的THX TruStudio Pro智能型环绕声效技术,配合内建的4个影院级喇叭,为你呈现每一个原始音色。

    msi独家Cinema Pro技术:除拥有强悍的影音处理效能外, FR600 3D还内建微星科技独家Cinema Pro专业影音软件技术,观赏影片之前,只要按下Cinema Pro快捷键,便会马上切换成电影模式,让屏幕画质更清晰、色彩更丰富自然。

    搭载Intel Core i5处理器:FR600 3D采用耗电量更低、效能更高的Intel Core i5处理器,具备Intel Turbo Boost与超线程技术(I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动态调节处理器效能,并能同时处理更多数据量,大幅提升系统整体效能。

    msi独家TDE超频科技:FR600 3D搭载msi独家TDE超频科技(Turbo Drive Engine technology),只要轻轻按下位于键盘上方镜面处理的快捷键(P1),就能瞬间提升处理器效能和系统速度,让你在执行高负载的图片、图像处理等应用程序时,都能拥有最灵敏的系统反应。

    时尚、科技与工艺的完美结合:FR600 3D专注细节、工艺精湛,顶盖以防刮耐磨、不掉漆的纯黑3D立体图腾篆刻镀膜包覆,中央 ”msi” logo熠熠生辉,手置区则搭配触感轻柔的立体菱纹纹脉,精工细制,凸显品质。

    长效续航:搭配msi独家ECO Engine省电技术,可依使用情况,自由切换至娱乐、简报、文书及省电模式等状态,进一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让FR600 3D拥有长效的电池续航力。

    多项最高HD规格硬件:msi FR600 3D采用16:9的LED宽屏幕,观看HD影片时没有屏幕上下两条扰人的黑边;开启HD720p高清摄像头进行视频通话时同样也能拥有顺畅亮丽的画质。如果觉得用笔记本欣赏电影还不过瘾,msi FR600 3D还配备HDMI端口,任何高清HD影音,都可以外接到家中任意大尺寸的LCD电视

    FR600 3D 参数

    处理器——Intel Core i5 Processor

    操作系统——Windows 7 Home Premium

    存储——DDR3-1333MHz up to 8GB

    显示屏——15.6" HD LED backlight (16:9), 3D display

    显卡——Intel HD Graphic

    视频输出——1x HDMI, 1x VGA

    硬盘——320/500/640GB

    光驱——DVD Super Multi

    接口——2x USB 2.0, 1x Power eSATA(USB), 4-in-1 card reader

    声效——4ch Speakers THX TruStudio Pro

    通信——802.11 b/g/n WLAN, Bluetooth v2.1 + EDR, 1x Gigabit LAN

    摄像头——HD (30fps@720p)

    电池——6-Cell Li-Ion

    尺寸——383x249.3x32.5~37.6mm

    重量——~2.3kg(w/Battery)

    特征——TDE (Turbo Drive Engine), Anti-Fingerprint Color-Film-Print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