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网本的掘墓者
如果说传统的笔记本以性能作为主要发展趋向,而上网本以便携代表发展趋势的话,那么CULV的出现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最为均衡的产品了。Intel在不过多考虑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推出低功耗、高集成的Atom处理器促使了上网本这种新产物的诞生,虽然其便携性让众多消费者感到满意,但是在实用性和性能方面实在让众多用户难以接受。为了很好的填补在Atom和酷睿之间的空白,Intel推出了一种名为酷睿2 SU系列的CULV(Consumer Ultra-Low Voltage,消费级超低电压版)处理器,从而也解开了CULV笔记本迅速发展的序幕。
在性能规格上,为了能够保证超低的功耗,CULV处理器虽然没有保留Atom那样高的主频,但是在缓存以及前端总线方面有着大幅度的优势,这也就大大的减少了处理器性能的限制瓶颈,并且更重要的是,CULV处理器产品同样具有双核心产品,所以在性能上将会以双倍甚至更多的领先于Atom处理器。
在实现形式上,Intel为上网本的规格定义是具有相当多的局限性的,最大10.1英寸的显示屏造成可视面积非常的局促,许多用户在浏览观看的时候很不方便。但是CULV的尺寸限制却不是那样的明显,对于笔记本厂商而言,只要不辱CULV的设计使命,不影响整体的便携性的前提下,笔记本的尺寸可以有很大的定制空间。这一点也就注定了CULV会有比上网本更加宽广的市场。
三星 SAMSUNG X118笔记本电脑参考配置 |
|
处理器型号 |
Intel Core2 Duo SU4100 (1.30GHZ 800MHZ FSB 2MB L2) |
主板芯片组 |
Intel GS45+ICH9MS |
标配内存容量 |
三星2GB DDRⅢ-1066 |
硬盘容量 |
希捷 250GB(5400RPM 8MB SATAⅡ) |
光驱类型 |
无 |
显卡芯片 |
Intel GMA 4500MHD板载集成 |
屏幕尺寸 |
11.6英寸 LED背光显示屏 |
屏幕分辨率 |
1366x768 |
笔记本重量 |
约为1.36Kg(旅行重量约为1.68Kg) |
外形尺寸 |
295 mm x 208 mm x 26 mm |
无线网络 |
IEEE 802.11b/g/n、蓝牙2.1+EDR |
USB接口 |
3个USB2.0接口 |
读卡器 |
三合一读卡器(SD/SDHC/MMC) |
视频输出 |
15针D-SUB、HDMI |
电池类型 |
4芯锂离子 4000毫安时 |
操作系统 |
无 |
其他特性 |
30万像素摄像头、全尺寸立体式键盘、轻巧便携 |
在韩系笔记本厂商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三星旗下的笔记本产品,这也就证明了三星在笔记本的设计和研发等整体实力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对于CULV笔记本电脑诞生发展,三星也以非常迅速的动作加入到其中,我们此次便收到了三星送测的隶属于其旗下X超轻薄系列的最新CULV笔记本产品—X118。目前这款产品已经上市开售,但是许多朋友可能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还并不熟悉,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开始三星X118的评测历程。
#p#第一页:前言—上网本的掘墓者#e#
貌不惊人 成熟沉稳
从整体来看X118,商务风格中带了不少圆润,圆角的处理方式让其看起来较为中性化,可以说是男女老少皆宜,这也就使得X118有一个宽泛的产品的定位。整体11.6英寸的尺寸相对于上网本而言略显富裕,而对于目前CULV常用的13.3英寸的尺寸而言已经是非常的小巧了。
三星X118屏面采用时下较为流行的黑色钢琴烤漆,在漆面下又附有金属漆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反射出的闪闪斑斓,这为三星X118倍添华贵气质。此外在材质的耐磨及稳定性上,这种类似于亚克力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寿命和强度,所以对于屏幕的保护以及笔记本的鲜艳度维持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不过其同样也有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对于指纹的残留非常的明显,这也就为用户的清理带来些许麻烦。金属浮雕式的SAMSUNG标志贴在A面的中上方,虽然小了点,但是视觉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严格的来说,从外观上来看,三星X118似乎没有太多的亮点,毕竟对于CULV超轻薄本而言,外观比性能来的要实际些,因为更吸引消费者的是产品的外观。不过三星X118并没有使用古板的统一色系的设计方式,在笔记本的三面边缘使用了银色的镀铬条来起到额外的装饰作用,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汽车棱角边缘的处理方式,所以这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附件还能够起到坚固框架以及防擦的作用。
#p#第二页:貌不惊人 成熟沉稳#e#
简洁的人机界面
三星X118屏盖采用了目前已经成为主流设计的无卡扣开合方式,我们将其翻起,然后一起来看一下人机界面的风采。
整体黑色的设计让三星X118看起来商务气息非常浓重,不过屏幕的圆角倒是稀释了不少凝重沉稳的风格,同样除了简练有致之外,三星X118没有太多花哨啰嗦的元素来取宠用户。
首先在屏幕上方便是目前已经成为笔记本标配的摄像头,三星X118的摄像头物理像素为30万,整体成像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对于目前的信息化时代,手机能有的,笔记本一样不可缺少。
显示方面,三星X118采用了一块11.6英寸的LED背光源显示屏,屏幕采用镜面屏设计,这样对于显示的亮度以及色彩还原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1366X768的最佳分辨率让X118的显示同样符合16:9的视觉比例,这对于影音娱乐爱好者而言,这样的比例再合适不过了。
三星X118显示屏
宽边设计+圆角处理
显示屏正面显示效果(鉴于相机与显示屏存在的色差等因素故图片效果仅供参考)
30万像素摄像头
古朴的SAMSUNG标志
在屏幕的正下方,同样标识着三星的logo,不过视觉的对比度明显较弱,相比某些型号的标志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型号及转轴
型号及转轴
转轴部分是三星X118的一大特色,虽然其同样采用时下较为普及的下沉式转轴,但是在转轴的阻尼设计上却是恰到好处,我们通过闭合屏盖的时候发现,转轴在对外力的反映和抵消呈递增状况,所以在屏幕周围缓冲垫脚的配合下,我们即使用较大的力度来闭合屏盖也不会出现猛然与机身碰撞的现象发生,从而对屏幕的保护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p#第三页:简洁的人机界面#e#
备受争议的操控区域
相对于其他CULV笔记本来看,三星X118的操控区域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三星X118采用了全键盘设计,按键的键距较其他笔记本明显要大得多,所以键盘占据了整个操控区域的60%还多。不过全键盘对于文字录入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配合较大的键距使用者大大的降低了误输入的操作机率,同时配合三星的悬浮式键盘设计,进一步增加了键距间的有效距离。我们使用发现,键盘的使用手感还是非常不错的,软硬适中,键程略短。
此外,位于键盘上方的是三星X118的音响部分,由于三星X118电池设计在底部并占据了较厚的位置,所以音响对应其上方的安置方式再适合过不了,不过这样的设计有利同时也有弊,优势是音响喇叭的位置及大小非常有利于提高整体音质,而弊端就是这样的面积消耗自然也影响到了触摸板及掌托位置的大小。通过我们的实际使用认为,这样对掌托的占用对于使用者的感受而言还是具有较明显影响,至少在长时间的录入操作情况下,还是不太适应的。
由于操控面积上的限制,触摸板的设计方式被设计为左右按键长距分离的方式,这在许多上网本中经常见到,这样的触摸板使用起来相对传统的左右按键并排的方式还是略有不适,由于左右键的距离问题使用者不能使用固定的手指来操控固定的键位,所以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手指需要来回交替管理按键和触摸板。不过三星X118的触摸板使用了多点触摸操控的方式还是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用户在使用时多手指的操作将起到外接鼠标无法替代的优势。
在触摸板的左方是三星X118的工作指示灯,其整体并排安置的方式还是非常有助于用户监控的,其中包含了键盘的状态以及电源和硬盘的工作状况。
#p#第四页:备受争议的操控区域#e#
丰富实用的机身接口
由于三星X118也并非采用了传统的按钮式电源键,所以按揭式的电源开关被安置在了X118的正前方。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三星X118都有哪些接口。
首先是机身右侧,从上至下分别是防盗锁孔、3个USB接口以及音源输出和外置麦克风接口。其中USB接口总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由两个组成,而另一个则是单独安置,这对于使用体形较大的直插式USB设备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设计,同时都位于右侧的安置方式还是具有独到的特色的。
机身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直流电源适配器输入接口、散热通风口、15针D-SUB视频输出接口、RJ45以太网接口以及HDMI视频输出接口。其中最为值得称道的就是HDMI接口的引用,对于许多同配置的CULV而言,HDMI本应属于标配的接口却被缩减掉,所以三星X118的接口配置还是非常厚道的。
三合一读卡器槽位
由于采用下沉式转轴设计,所以机身后部被电池占据,所以也就没有接口设计,其实对于笔记本而言,后部接口的使用对于用户而言是非常麻烦的,我们只能站立或者旋转来实现接口的插拔。
在机身的前方我们可以看到三星X118集成了多合一读卡器,其中主要支持三种SD类存储卡规格。位于右侧的则是三星X118的电源开关,虽然这样的设计可能许多经常随身携带的用户会抱怨出现误开机现象,但是对于已经司空见惯的旧式电源按钮设计,这也算是一次细节革命吧。
#p#第五页:丰富实用的机身接口#e#
电池及可升级部件简单拆解
我们接着再来看三星X118的底部设计,虽然这与表面上的外貌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却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以及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寿命,所以这也算是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在底部看到许多散热栅,这对于本身低电压低能耗的CULV而言已经是足够凉爽的了。
我们将三星X118的电池取下,通过标签我们可以看到该电池采用三芯4000毫安时设计,电芯由韩国原产,考虑到三星X118的硬件配置,其续航时间应该可以维持在3小时左右,至于电池的续航表现我们将在后面的测试中来进行探究。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三星X118的底部构造,我们对可升级部件位置进行了简单的拆解,其中包含硬盘位置和内存位置。不过当我们打开内存位置的底板时发现并没有内存在里面,所以这个空空的槽位其实不过是留给用户升级扩展使用的,而对于原来板载的2GB内存是不可替换的。不过对于日常使用的用户而言,2G的内存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
硬盘位置的底盖较其他位置不同,采用的是全金属材质,对于散热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看到三星X118采用了希捷酷鱼5400.6笔记本硬盘,同时我们也非常纳闷的是三星的笔记本为什么不采用自家的三星2.5寸硬盘,毕竟三星的笔记本硬盘在性能和稳定性的表现上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p#第六页:电池及可升级部件简单拆解#e#
温度及续航能力测试
在开始对三星X118的性能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其外在的规格进行测量验证。同时还需要对三星X118的电池续航能力以及工作温度表现进行相应的测试。
首先体重方面,三星X118的表现在CULV中也是非常到位的,也许是仅采用了11.6英寸显示屏的缘故,在重量上也会大大制约。不过三星X118的电源适配器却显得个头有点大,旅行总重量数值为1.680千克。
外形尺寸方面,三星X118的整体厚度比较均匀,所以我么只需取其中一点进行测量即可,最后取得厚度平均值为26毫米,与官方提供的测量数据基本一致。对于屏幕的厚度我们也同时进行了测量,8.8毫米的厚度在LED背光源显示屏中并不算太薄。
温度测试方面,我们将使用者与笔记本经常接触的几个位置进行了划分,其中包含了6个区域,然后对三星X118闲置与满载状态下分别进行测量读取,最终结果表明三星X118的散热表现非常良好,对于用户的使用不存在影响。
三星 SAMSUNG X118笔记本电脑空闲温度测试 单位:摄氏度 测试环境温度:21℃ |
||||||
区域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值 |
24 |
24 |
23 |
23 |
25 |
27 |
三星 SAMSUNG X118笔记本电脑满载温度测试 单位:摄氏度 测试环境温度:21℃ |
||||||
区域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值 |
34 |
33 |
35 |
33 |
36 |
39 |
电池续航能力测试部分,我们选用常用的BatteryMark电池模拟用户日常使用的状况来对三星X118的电池续航能力进行测试,其中显示屏的亮度被设定为中等级别。最终的测试结果为2小时48分钟,测试结果还算满意。
#p#第七页:温度及续航能力测试#e#
整机性能测试
性能评测对于上网本而言是个痛苦的过程,不过对于CULV而言则没有如此严重。三星X118采用Intel酷睿2 SU4100处理器,主频1.30GHZ,二级缓存达2MB,并配以DDR3内存和Intel具备硬解能力的GMA4500MHD板载显卡,性能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常规的软件对三星X118的性能进行简单测试,然后在配合使用游戏和高清视频来对三星X118的多媒体性能进行简单了解。
常规软件的测试直接放映了硬件在单方面表现上的强势,其中PCMark05中三星X118的整体表现让人印象深刻,接下来我们将使用09年最为流行的游戏之一《街头霸王4》来对三星X118的游戏性能来进行简单测试。
我们使用640X480的分辨率来运行游戏,其中显示特显部分均采用游戏默认值,未做丝毫改动,测试中游戏的运行帧数基本维持在15帧左右,当然不能算作是流畅运行,但是如果用户通过降低特效的级别后运行起来流畅度将会好的多。
最后我们使用两部高清片源来对三星X118的视频解码能力进行简单测试,其中测试片源编码分别为1080P和720P,测试中流畅程度非常好,而资源的占用率始终保持在5%以内,这足以证明全新的Intel GMA4500MHD在硬解解码能力上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1080P《变形金刚2》
#p#第八页:整机性能测试#e#
评测总结:性价比至上
结束了对三星X118笔记本的试用评测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一个衡量性的评定最为总结。在外观方面三星简洁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倒也令人满意,中庸的相貌适合追求性价比和实用性用户选购。
操控性方面,全键盘的输入方式让我们体验到了笔记本也能有精准快速的录入需求,不过面积上的限制使得触摸板及掌托受到了局限。不过牺牲鼠标操控,带来较好的音响效果也不能算是过错。
性能方面,虽然测试中表现并不算强悍但是在CULV笔记本中三星X118的整体表现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3DMark05中3000分以上的成绩对于近采用1.30GHZ主频的低电压版处理器+集成显卡平台而言已经非常不错了。
此外,良好的散热控制以及轻便的机身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总体来说,三星X118的优势还是主导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作为2010年三星在CULV市场的新作还是具有非常抢眼的优势,高性价比自然也会成为日后市场致胜的焦点。
性价比至上
#p#第九页:总结—性价比至上#e#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